包括国际海运塔科马港和西雅图港在内的西北海港联盟(NWSA)报告称,3月份表现强劲,录得309,993标准箱,比去年同期增长18.5%。

  这是NWSA连续第13个月进口环比增长,该机构表示,托运人提前下单是为了避免预期的关税。3月份国际进口总额增长18.4%,国际出口总额增长2.9%。

  根据公告,BNSF铁路公司、诺福克南方公司和NWSA合作开发了一种为期三天的内陆点联运产品,从PNW出发,目的地是芝加哥,途经芝加哥。通过减少码头停留和更快的运输,从船到芝加哥的总时间将是6天,是北美任何PNW门户中最快的。

  与此同时,今年前三个月,NWSA码头的散货总量下降了36.1%,达到76,894公吨。

  以上便是本期森林君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,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,请咨询森林君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。

标签:

最新文章

跨境物流申报价值决定包裹是否触及关税起征点与海关审查红线。低于市场价格可节省税费,却易引发补税与处罚。过高申报则增加成本与资金占用。接下来,森林君将为您详细解答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低申报带来的审查风险 低报价值可能带来审查风险。海关会对申报金额与市场售价差距较大的包裹重点关注。调查时官员会要求提供采购发票和支付凭证。若低报金额超过市场价三成,往往会核实后按实际价格重新计算税费。二次查验会延长通关时效,还可能因违规被追缴差额税费,严重情况将对发货人处以罚金。诚信申报有助于减少补税与处罚,提升通关效率。 实现合理申报价值的平衡策略 合理申报需平衡成本节约与合规要求。根据交易发票或市场售价填写可最大程度降低风险。先了解目的国税收起征点与免税门槛。针对公司间样品或赠品,可在合理范围内适度低报,但应保留合同、发票和运输凭证等资料。对易引税目如电子产品、奢侈品,申报应更贴近采购价。精准申报能帮助企业实现关税成本优化同时避免法律风险 精准申报价值有助于实现税费优化与通关高效双赢。建议在了解各国最新政策后,结合交易凭证填写申报价值。 以上便是本期森林君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,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,请咨询森林君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。 知识分享仅供参考,具体以官方政策为准。
当您寄送一台工业设备或一套组合家具时,单边长度超过120厘米的包裹往往会被国际快递公司贴上“超规格件”标签,随之而来的是高额附加费甚至拒收风险。从DHL对单边300厘米货物的直接拒收,到FedEx对围长超330厘米包裹的强制分拆要求,超规格件的运输规则远比普通包裹复杂得多。   接下来,森林君将为您详细解答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  超规格件的核心判定标准与分级 国际快递公司对超规格件的定义并非单一维度,而是通过“长度+围长+重量”三重指标动态划分。 以DHL为例,单边长度≥120厘米即触发超长附加费(700元/件),而单边≥300厘米则直接拒收;若包裹的围长(长+2宽+2高)超过300厘米,即使单边未超标也可能被归为“大型包裹”,需按体积重量的1.5倍计费。 FedEx的判定更为精细:其IE渠道允许单边最长274厘米,但围长超过330厘米时强制转入IEF超规格专线,此时基础运费上浮40%且需加收1元/公斤的大件处理费。 UPS采用“分级收费”模式——单件重量≥32公斤或最长边≥152厘米时收取155元附加费,但若同时满足“长度+围长≥419厘米”则直接拒收,这种交叉验证机制使得部分看似合规的异形包装(如圆柱体或L型构件)仍可能被判定违规。   合规寄送的三大实操策略 针对超规格件,专业物流商通常采用“分拆+渠道适配+包装重构”的组合方案。分拆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,例如将一套组合家具拆分为多个单边<120厘米的部件,但需注意DHL对“一票多件”的总重量限制(通常≤1000公斤);对于不可分拆的整机设备,可转向海运LCL(拼箱)或空运卡板货服务,如FedEx Heavyweight专线支持单件≤976公斤的货物,但要求使用高度≥10厘米的熏蒸木托包装。 包装重构则是成本优化的关键——通过重新设计箱体结构降低体积重,将传统立方体箱改为符合“长条形”标准的套盒(长120×宽40×高40厘米),可使体积重从38.4公斤降至实际重量的30公斤,仅此一项即可节省25%的运费。 对于高价值艺术品等特殊货物,部分物流商提供“非标件订制舱位”服务,通过预申报和专属运输方案规避附加费,但需提前7个工作日预约并支付30%的定金。   说到最后 超规格件的运输本质是规则博弈,从分拆策略到包装设计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成本。只有吃透快递公司的分级标准,才能找到合规与成本的最优解。   以上便是本期森林君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,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,请咨询森林君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。   本文所述规则及费用标准仅供参考,具体执行以各快递公司最新政策为准。
当圣诞季的国际快递订单量激增300%时,FedEx美国路向的航班排仓时间却从平日的1-2天延长至5-7天——这样的时效滑坡在每年10月至次年1月的物流旺季已成常态。从亚马逊仓库因爆仓暂停收货,到DHL因极端天气取消航班,跨境电商卖家面临的不仅是延迟的包裹,更是库存断货带来的排名暴跌和客户流失。   接下来,森林君将为您详细解答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  旺季时效延迟的三大核心诱因 国际快递旺季延迟的本质是供应链各环节的“超负荷运转”。 航空运力不足是首要瓶颈——以香港机场为例,2024年圣诞季高峰期日均处理货量超1.2万吨,但FedEx、UPS等承运商仅能保障60%的舱位需求,剩余货物需排队3-5天等待备用航班。 清关效率下降则是第二大风险点,欧美海关在旺季平均查验率提升至15%-20%,尤其对电子产品、玩具等节日热销品类,德国法兰克福机场曾因圣诞礼品集中查验导致平均清关时间从1天延长至4天。 末端派送网络崩溃则是最后一环,美国UPS在2024年黑五期间因临时工短缺,洛杉矶地区的“最后一英里”派送延误率达37%,部分偏远地区甚至出现包裹积压超两周的情况。 这些环节的延误具有传导性,一个节点的卡顿会引发全链路时效崩塌。   卖家应对时效延迟的实战策略 针对旺季时效风险,专业卖家需构建“动态物流矩阵”。 运力锁定是基础动作——菜鸟国际在2025年春节前通过包机协议提前锁定中欧、中美航线运力,使义乌至欧洲的航空小包时效稳定在5-7天,比市场平均时效快40%。 渠道组合则是关键保障,建议将70%的常规货量分配给DHL、FedEx等商业快递,20%通过中欧班列铁路专线(如义乌-杜伊斯堡12天达)作为备份,剩余10%高价值商品则采用“空运+海外仓”前置备货模式。 数据监控是神经中枢,通过物流商的API接口实时追踪“航班准点率” “港口吞吐量” “仓库库存周转率” 等指标,例如当UPS美国路向的“提取扫描延迟率”超过15%时,立即切换至FedEx IP航线。 亚马逊FBA卖家需特别关注库容预警,2025年新开的MIT2、GEU3等仓库因容量不足已频繁出现“预约推约删约”现象,提前将库存分散至FWA4、GYR2等老仓可降低断货风险。   说到最后 旺季物流是一场与时间的精密博弈,从运力储备到数据监控,每个环节的提前布局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订单履约率。   以上便是本期森林君为您分享的全部内容,若您还有任何国际物流方面的服务需求,请咨询森林君专业的国际物流顾问。   本文所述时效数据及应对策略仅供参考,具体执行请以各物流服务商最新公告为准。

FBA头程产品推荐

FBA海运

与各货船公司长期合作,自营跨境电商拼箱、整柜国际海运航线超50条....

FBA空运

专注于欧美亚洲国家的FBA空运专线、国际快递、国际小包服务。与DHL、UPS合作....

海外仓

自营美国、德国、英国、法国等多个国家海外仓库,建立了14个海外仓库物流专线....